氟碳涂料 |
【日期】 2021年9月2日
【浏览】 [6269] |
PVDF树脂
◆PVDF树脂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具有优异的耐候性、耐污性和耐化学品性能。
◆具有最大负电荷的氟(F)原子和碳(C)原子间的氟-碳键的键能高达105.4Kcal/mol,是目前所知化合键中键能最大的,这就意味着要破坏氟-碳键需要非常高的能量。
◆氟-碳键的结合距离为1.36A,比碳-碳键的结合距离1.54A要短很多。由于氟原子紧密地排列在碳主链的周围,产生很大的空间位阻,其结构非常紧密牢靠,很难破坏氟碳结合。
涂料
采用70%以上的PVDF树脂和耐候性特别的无机颜料精制而成的氟碳树脂涂料,确保其无论在恶劣的气候变化条件,还是在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,都可以发挥卓越的防护性能,并且完全满足AAMA2605-05的所有标准。经过长时间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建筑物上的实际使用情况,不断完善、开发产品,特别是解决了因汽车尾气、工业设施油烟而遭污染的外墙雨水痕迹的难题。
特性
◆PVDF树脂和耐候性优异的无机颜料的结合可以发挥20年以上的超耐候性。
◆低的表面能和稳定的化学性,使其具有低污染性、易清洗性和自洁性。
◆特别低的水汽透过率,耐腐蚀性好。
◆加热固化,附着力很好。
◆良好的耐温性,涂层可在-60℃-130℃范围内长期使用。
◆可以满足现代建筑需要的各种颜色要求。
◆氟碳涂料膜的非粘着性,容易保养及维修。
喷涂涂层性能特征
用于铝型材及铝板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涂层
Test
|
测试项目
|
规范
|
性能
|
7.1
|
颜色均匀性
|
目前颜色一致
|
仪器及目测颜色均匀
|
7.2
|
光泽度(60°)
ASTMD523
|
中、低光泽
|
标准土5范围内
|
7.3
|
干膜硬度
ASTMD3363
|
最低F
|
1H
|
7.4
|
1/16"规划试验
|
漆膜无脱落
|
漆膜无脱落
|
7.5
|
直接冲击
(变形量为0.1")
|
漆膜无脱落
|
漆膜无脱落
|
7.7.1
|
耐10%盐酸试验
|
15min无可见变化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7.2
|
耐砼浆性试验
|
24h无可见变化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7.3
|
耐70%硝酸试验
|
30min.ΔE<5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7.4
|
耐洗涤剂试验
|
72h无影响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8.1
|
耐潮湿试验
ASTMD2247
|
4000h,最大8级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8.2
|
耐盐雾试验
ASTMB117
|
4000h,划伤边缘最小7级,其他
他区域最小8级,( ASTMD1654 )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9.1.1
|
颜色耐久度
ASTMD 2244
|
南南佛罗里达州45度角10年暴晒,△E<5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9.1.2
|
耐粉化性
ASTMD 4214
|
南佛罗里达州45度角10年暴晒,粉化率色漆不超过8级,自漆不超过6级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9.1.4
|
保光率
|
南佛罗里达州45度角10年暴晒,光泽保持率50%以上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7.9.1.4
|
耐腐蚀性
|
南佛罗里达州45度角10年暴晒,失光率最大不超过10%
|
达到或超过规范
|
高性能涂料
高性能涂料
最低干膜厚要求
3涂层金属色
底漆: 7.5μ+2.5μ
金属面漆: 27.5μ±2.5μ
清漆: 12.5μ±2.5μ
最低总膜厚要求:40.0μ
色卡上的颜色于涂料的实际颜色非常接近,但仅用作参考,颜色应以实际色板为准。
|
最低干膜厚要求
2涂层素色
底漆: 7.5μ+2.5μ
面漆: 27.5μ±2.5μ
最低总膜厚要求: 30.0μ
|
最低干膜厚要求
2涂层金属色
底漆: 10.0μ+2.5u
金属面漆面漆: 30.0μ±2.5μ
最低总膜厚要求: 35.0μ
|
|
|